内容页搜索

(一)汾湖叶氏来踪趣谈

朱元璋于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推翻元朝统治,建立明王朝,定都南京。由于连年战乱加上水旱灾荒,全国许多地方呈现一片民力凋尽、田畴荒芜的惨淡景况。唯独张士诚政权辖下的苏州一带,社会较安定,百姓尚能安居乐业。为改变京城的凋敝、破败状况,朝廷强令一部分江南富户迁入南京。世居吴江同里的吴中叶氏第十五代叶震宗一家,便在迁居之列。

叶震宗有个绰号“叶骑门”。这绰号出自这吴中叶氏十五代的发迹史。其父叶庆十四,以操舟贩运为业。相传某日,叶庆十四的船停靠在镇江码头,有4个陌生大汉扛着一只箱子放到船上,说要雇用此船。谈妥之后,4人离去,说定稍待即来。结果连等数日,不见影踪。亦在船上的叶庆十四的妻子此时恰巧怀孕在身,而且临近产期,不能再等,只好载着箱子返回同里。刚刚跨进门槛,产妇就生下一个男孩。男孩取名震宗,因为出生奇巧,就有了“骑门”这个绰号。叶骑门震宗13岁那年夏天,在家门前游泳,无意中从水中拾得一把钥匙,拿回家后,试开从镇江带回的箱子上的锁器,钥匙与锁竟正好吻合。打开箱子一看,里面全是上等银锭,每块银锭上面竟都刻有“天赐叶骑门”五字,于是,叶家从此成为江南首富。

到了明朝初年强令迁居,叶震宗不愿离开故乡,用重金贿赂了当权者,结果事发,朝廷以抗命、贿赂两罪并罚,下令没收其全部家产,处死全家人口。叶震宗共有4个儿子,分别取名福一、福二、福三、福四,在这场家难中,刚满周岁的幼子福四,在家人的想方设法下,托人监护逃往汾湖陆姓亲戚家,幸免于难,其余3个儿子与叶震宗均被杀害于南京。

为逃避当局追查,避难汾湖的福四改姓为陆。若干年后,明朝政权逐渐巩固。在全国宣布“解禁”,福四才恢复叶姓,他定居的汾湖边的那个村子后来改称为叶家埭。福四在吴中叶氏家族中排行为第十六世,他是汾湖叶氏的迁始祖。明末文学家叶绍袁,则已经是吴中叶氏的第二十四世了。

叶震宗的遗体葬在吴县西山的俞坞,称叶骑门墓。在明成化、弘治间,汾湖叶氏尚有人前往扫墓。有一年船至太湖,大风乍起颠覆而沉,船上男女老小全部淹死。此后,汾湖叶氏就不再有人去西山扫墓祭祖了。

(原载199915日,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《文化新世纪》创刊号,作者费阿虎)  

 

(二)“苏州一同志”

“苏州一同志”,语出19555月“反胡风”时发表的第三批材料中的一段按语,所指乃苏州诚实而善良的共产党员许君鲸。但按语中的同志是加引号的,意在表明“许是‘胡风反革命集团’在苏一成员。”按语一出,许即大难临头,历遭磨难。

许原籍吴江,民国17年(1928年)生。父姓张,随母姓。青年时期追求进步,酷爱文艺;笔名鲁炽,曾写诗歌、杂文发表于苏州和外地报刊。民国365月在苏州加入中共地下组织,积极参与党所领导的文心图书馆、艺声歌咏团的活动,为反对内战、争取民主和人民解放而斗争。苏州解放后,先在《新苏州报》社工作,后调店员、轻工系统搞基层党、团建设。19536月调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任检查员。19555月“反胡风”运动开始,许因结识与胡风文艺观点相近的作家路翎、阿珑、方然、化铁、欧阳庄等人,并曾与路翎等通过一些信,因此被罗织成冤,划为“胡风分子”;后又因“不认罪”被定为“坏分子”,送劳改农场劳动改造,在青海劳改期间,几为饿狼所害。19616月遣返苏州,生活无着,流落街头,经友人多方联系,始得在苏州蔬菜农场劳动糊口。1969年转天平果园做工人。19808月平反后分配到苏州博物馆工作。1985年提前离休。(由于长期生活坎坷,身心受到严重摧残,自感不支,后于1988510日清晨在宿舍悬梁自尽。绝命前留有短简云:“顽疾缠身,久治不愈,形同废物。今年逾花甲,生活日难自理,活着徒然是社会和亲属的累赘,平添麻烦,还是先走一步罢。许留。”末尾附言曰:“下面四本期刊是资料室借来的,请予归还。”遗书字迹流畅,语句精炼,可知他死前极为平静,归还期刊的遗言更见其书生本色。)许生活简朴,为人诚恳,事母至孝。其弟张君虎亦为地下党员,解放初任《新苏州报》社记者。君虎一日与女友在宝带桥附近散步,不幸为流弹击中头部而死。许为不使老母伤心,仍强颜欢笑,百般设法隐瞒弟之死事。许终身未婚,平反后有某女士愿与结合,为许婉拒。尝言:“我不能以病弱之躯贻害他人。”其心地之高洁,令人感佩。

(原载199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《苏州市志》)